一、 公开招标
1、定义: 招标方通过指定媒体公开发布招标信息,邀请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争。
2、流程: 公告发布 → 供应商投标 → 公开开标 → 评审 → 确定中标人 → 结果公示。
3、关键特征:
- 公开性最强: 信息完全公开,机会均等。
- 竞争最充分: 理论上所有潜在供应商都可参与。
- 程序最严格: 流程规范,环节清晰,时间较长。
4、适用场景(典型):
- 采购需求清晰、明确、完整。
- 技术规格、服务要求标准化。
- 金额达到公开招标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、工程和服务项目(最常见、最基础方式)。
二、邀请招标
1、定义: 招标方基于项目特点和市场调研,预先选择符合条件的特定供应商(不少于3家),向其发出投标邀请。
2、流程: 选择供应商 → 发出邀请 → 受邀供应商投标 → 开标评审 → 确定中标人 → 结果公示。
3、关键特征:
- 有限竞争: 只邀请特定范围内的供应商。
- 效率较高: 省去公开招标公告等环节,时间相对缩短。
- 需充分理由: 需符合法定适用情形(如项目技术复杂/有特殊要求,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范围有限;或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总价值比例过大)。
4、适用场景:
- 技术复杂或专业性极强的项目,合格供应商数量有限。
- 公开招标成本过高,与项目价值不匹配。
- 涉及国家安全或秘密。
三、竞争性谈判
1、定义: 采购方邀请不少于3家供应商,通过多轮谈判,最终根据质量和报价等因素确定成交供应商。
2、流程: 成立谈判小组 → 制定文件 → 邀请供应商 → 进行多轮谈判 → 最终报价 → 确定成交人 → 结果公示。
3、关键特征:
- 可谈判性: 核心在于“谈”!可就技术方案、服务细节、合同条款等进行沟通优化。
- 多次报价: 供应商可根据谈判情况修改、提交最终报价。
- 灵活性高: 适用于需求初期不够明确或需要完善的项目。
4、适用场景:
- 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合格标不足,且重新招标无法成立。
- 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,难以确定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。
- 时间紧急,公开招标无法满足需求。
四、询价
1、定义: 采购方向不少于3家供应商发出询价单,要求其一次性报出不可更改的价格,从中选择最低价成交。
2、流程: 制定询价通知 → 发出询价(至少3家)→ 供应商提交报价 → 比较报价 → 确定最低价成交人 → 结果公示。
3、关键特征:
- 程序简单: 操作便捷,周期短。
- 价格优先: 核心比较因素是价格,通常选择最低价(需满足需求)。
- 一次报价: 供应商只能报一次价,不得更改。
4、适用场景:
- 小额采购: 采购金额达到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但未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,且规格、标准统一。
- 现货充足: 货源充足,价格透明且变化幅度小的通用货物。
- 无需谈判: 项目要求简单明确,无需复杂评审或谈判。
五、竞争性磋商
1、定义: 采购方邀请不少于3家供应商,通过多轮磋商,综合评审供应商的方案、报价、实力等,择优确定成交供应商。
2、流程: 成立磋商小组 → 制定文件 → 邀请供应商 → 进行磋商 → 提交最终方案和报价 → 综合评分 → 确定成交人 → 结果公示。
3、关键特征:
- 磋商+评审: 融合了谈判的磋商环节和招标的综合评审机制。
- 强调方案: 尤其适用于需要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、设计方案或服务方案的项目,价格不是唯一因素。
- 综合考量: 采用综合评分法,价格权重相对较低(通常10%-30%)。
4、适用场景(典型):
-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(如咨询、物业管理、养老服务)。
- 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,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,需要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。
- 因艺术品、专利、专有技术或时间、数量不确定等原因无法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。
- 市场竞争不充分的科研项目。
六、单一来源采购
1、定义: 采购方在符合严格法定条件下,直接与唯一特定的供应商进行谈判采购。
2、流程: 论证公示(适用情形和唯一供应商)→ 财政部门审批(如需要)→ 协商谈判 → 确定成交价格 → 结果公告。
3、关键特征:
- 没有竞争: 只与一家供应商谈判。
- 严格限制: 适用情形有明确规定,程序要求高(需论证和公示)。
- 成本控制难: 因缺乏竞争,价格合理性论证是关键。
4、适用场景(必须符合法定情形之一):
- 唯一供应商: 因技术复杂或特殊要求,只能从特定供应商处采购;或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。
- 原有延续: 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服务配套要求,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,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金额的百分之十。
- 政策规定: 法律法规或政策有明确规定。